學校高度重視省、市兩級政府開展的“規劃到戶、責任到人”扶貧開發工作。1月13日,黨委副書記潘泰率黨委組織部部長劉東超及組織部、宣傳部的6位同志深入雷州紀家鎮南塘村進行扶貧開發調研。
南塘村是我校在湛江市“規劃到戶、責任到人”扶貧開發工作中承擔的對口幫扶村。該村共有11個自然村,總人口2800多人,580多戶人家中,有300多戶是貧困戶。全村耕地面積2000多畝,坡脊地占了一半,土地貧瘠,十年九旱,作物單一,經濟效益低,群眾生活水平難以提高。
在村干部的帶領下,一行分三組走訪了該村11個自然村的30多家貧困戶,對困難農戶的家庭、收入和生活狀況進行了實地摸底。一路之上,所見皆是低矮的草棚、簡陋的屋舍,臟亂的環境、惡劣的生活條件讓調研的同志唏吁不已,村里老人多、孩子多、病殘人員多的現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下午,一行與鎮、村兩級干部在南塘村委會進行了座談,聽取了他們對村委會情況的匯報和對扶貧開發工作的初始設想。座談中,潘泰要求村委會按照省、市“規劃到戶、責任到人”的要求,做好貧困戶情況摸底和脫貧規劃編制工作,選準致富門路,提出明確指導思想。劉東超也希望村干部增強責任感,積極配合我校的工作,雙方共同努力,幫助農民脫貧致富。
湛江市啟動的“規劃到戶責任到人”的扶貧開發模式,計劃用3年時間,對全市355個貧困村,以及家庭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以下的農戶,采取“一村一策、一戶一法”等綜合扶持措施,確保被幫扶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,被幫扶的貧困人口有80%以上達到農村人均年純收入2500元以上,被扶持的貧困村基本實現改變落后面貌的目標。其中深圳市對口幫扶100個貧困村;市直和中央、省駐湛單位幫扶155個貧困村;縣(市、區)幫扶100個貧困村。
(黨群新聞主編:張艷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