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2日上午,我校在湖光校區鐘海樓課室舉行學校第十屆“挑戰杯”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答辯,51支入圍團隊參與角逐。科技處副處長白福臣出席活動并擔任評委。校團委書記尹喜、副書記袁仁廣、入圍團隊成員和眾多學科競賽愛好者到現場觀看了比賽。
在進行了評審專家組工作會議后,比賽正式拉開了序幕。比賽分自然科學類、哲學社會科學類、科技發明制作類三個類別3個課室進行。評審專家組由15位老師組成,其中自然科學類的評委由謝玲玲、湯保貴、周春霞、劉璨、康信煌等5位老師擔任,哲學社會科學類的評委由白福臣、閆玉科、程功舜、張玉強、郭玉華等5位老師擔任,科技發明制作類的評委由李芳成、嚴謹、鄧岳文、王驥、王慧等5位老師擔任。
各個團隊通過PPT講演向評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,接受評委的檢驗和提問。評委們結合每件作品的內容和學生的答辯情況,對作品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意見。很多團隊答辯完后又悄悄地從教室后門回到座位上,靜觀其他團隊的展示和答辯,認真學習,取長補短,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。參賽的同學都深有體會:終審答辯既是一場比賽,更是一個學習提高的平臺!
團隊答辯結束后,三個類別的評審專家組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,結合參賽作品的質量和現場答辯的表現進行了綜合評價。
3月13日上午,科技處處長洪鵬志召集校團委尹喜、袁仁廣和“挑戰杯”競賽三個評審組組長白福臣、謝玲玲、李芳成討論報送省賽作品事宜。各組長分別介紹了各團隊的答辯情況,洪鵬志提出:報送的作品應考慮幾個基本要素:一是海洋特色鮮明,二是有科技含量,三是與老師的科研相結合,四是有發展前景。經認真討論后,結合專家組的評審推薦意見,確定了報送參加第十四屆“挑戰杯”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21件作品。
我校第十屆“挑戰杯”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從去年6月開始啟動,得到了教務處、科技處、學生處和各學院領導的重視和支持。經過校院廣泛宣傳、層層發動,教師積極參與,收到參賽作品141件,其中,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60份、自然科學類作品23份、科技發明制作類作品58份,涵蓋機械與控制、信息技術、生命科學、能源化工、哲學、經濟、社會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等領域。
附:我校推薦參加第十四屆“挑戰杯”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一覽表






(新聞主編:陳淦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