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日上午,退休老教師夏章英副教授將自己珍藏數十年的魷魚釣具盒、教材12本以及他主編的《光誘圍網》等論著和2015最新出版的書籍《校園人生》及其珍貴的校史材料一并捐贈給學校檔案館,其捐贈的實物及史料,每一件都整理的一絲不茍,井然有序,夏老師這種強烈的責任心和檔案意識令人欽佩,值得海大人學習。
在所捐贈的物品中,最為珍貴的是夏老師捐贈的魷魚釣具,是1974年中央農林部下達給湛江水產專科學校(廣東海洋大學前身)的一項海上生產試驗重要科研任務——“光誘機釣魷魚海上生產試驗”用的集魚燈燈泡、各種類型吊鉤、水上發光器以及系在釣線末端的鉛質沉錘,這些珍貴的物品整齊的排列在夏老師親手制作的展示盒里。
夏老師捐贈的書籍、史料及魷魚釣具盒現作為校史館主題展覽展示。
夏章英老師簡介:夏章英,1937年1月生,福建省福鼎縣人,1960年畢業于上海水產學院,分配到(廣州)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;1961年在(北京)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學部進修;1962年9月從教于湛江水產專科學校(廣東海洋大學前身);1997年退休。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。
在職期間,夏老師除了從事《捕撈學》和《漁政管理學》的教學任務外,還創辦了全日制“海洋漁政管理”和高教自考“漁業管理”兩個專科的新專業,撰寫了《光誘圍網》和《漁政管理》等5部著作,發表了《獵夜紅圍網網長探討》等7篇論文,編寫了《圍網》和《聲光電與捕魚》等10種教材,完成了農林部下達的“光誘機釣魷魚”和“化學光刺網捕蝦”兩項海上生產試驗科研任務。退休后,夏老師依然堅持學術研究,發表論文,出版著作,還撰寫并于2015年正式出版了《校園人生》文學作品,描述了本人從事教育事業不懈追求的人生故事。
(新聞主編:翁江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