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期“學海探驪”讀書沙龍在眾多文學愛好者的殷切期盼中低調開講,如一縷幽幽的春風,為四月的校園增添了幾許涌動的暗香。
本期沙龍活動屬圖書館策劃的“世界讀書日”系列活動之一,由圖書館主辦、讀者協會協辦,于4月12日晚在圖書館一樓休閑閱覽室舉行。文學院副院長姚國軍副教授擔任主講嘉賓,析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小說《蛙》,與現場文學愛好者共同探討優秀小說應具備的品質。沙龍匯聚了來自讀者協會和文學院的100多名同學。圖書館館長、研究館員楊經銘、副館長、研究館員樊怡菁、宣傳部副部長胡墨等出席了活動。
楊經銘在主辦方致詞中說,作為近代西方社會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,沙龍文化曾經對社會生活產生過深刻影響。近年來,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,沙龍文化重新風行。圖書館既是信息中心,又是師生文化活動和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,在這里舉辦沙龍活動,為讀者們提供一個切磋交流的平臺,也是圖書館拓展服務領域的有益嘗試。
作為一種高雅的聚會,沙龍的精神是獨立思考,自由表達,享受雅趣。胡墨在為讀書沙龍致詞時說,列入我?!笆濉蔽幕ㄔO規劃中的“學海探驪”讀書沙龍現在從紙上走到現實中的高雅殿堂,使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得以雅集,算是得其所哉,希望沙龍越來越活躍,成為海大校園文化的一道靚麗風景。
主講嘉賓姚國軍副教授以“優秀小說應該具備的品質——以莫言小說《蛙》為例分析”為題,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、創作和讀書經驗,對莫言的創作及其作品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。他指出,莫言的獲獎為中國文學放了“一顆本土造衛星”,是“21世紀‘中學西漸’的標志性事件”。他認為,《蛙》在莫言小說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,它為莫言的獲獎增加了相當關鍵的分值。作中國當代小說的重要收獲,這部小說展現出了“杰出品質”,具體表現是其表層為跨文體結構,而其深層結構則是眾多人物的兩難處境。在對小說中姑姑、蝌蚪、蝌蚪的妻子、陳眉等主要人物的“兩難”處境進行分析考察后,姚國軍總結指出,《蛙》具備了一切優秀小說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,代表了目前莫言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。
主講嘉賓發言之后進行了現場互動。同學們結合閱讀莫言作品的體會,就莫言作品中跨文體結構、超現實情節等問題與姚老師進行了熱烈探討。姚老師對同學們提出來問題的一一給予解答,還推薦了一些莫言書目供大家參考,而提問同學則以讀書卡禮品相送。
受現場氣氛的感染,與會師長們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和人生感悟作了即興發言。楊經銘館長總結指出,沙龍活動給人以境界,不僅僅是讀書境界、創作境界,還有人生境界。比如“兩難”處境揭示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矛盾,其實質不是讓人知“難”而退,而是知難而進,作出選擇。師長們幽默風趣的語言,妙語連珠的解讀使沙龍的氣氛愈加活躍。
在4月23日的“世界讀書日”即將到來之際,圖書館策劃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以實現“以書為媒,經典共賞;專家解讀,深度啟發;讀者互動,書韻流香”的愿景,為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添韻增芳。

讀書沙龍現場

主講嘉賓姚國軍副教授
現場互動
(新聞主編:張艷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