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的財務運行狀況如何,不僅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的辦學效益,也和每一位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。5月9日上午,代表們圍繞學校財務工作報告展開了熱烈討論。
來自行政機關的代表們認為,去年我校財務運作狀況有所好轉,合作辦學、招生擴招等工作取得實效,負債率也較低,但也存在經費供需矛盾,無規模效益等問題。對此,有代表提出了財務運作的“開源、節流、堵漏”六字方針,希望所有教職工要轉變“省的錢不是給我的”這種思想觀念,為學校節省每一分錢,從而為學校在事業發展中給教職工提供更多實惠創造條件。
作為職能部門的領導,財務處處長陳陽軒提出了“管理增效”的理念。他說,我們要轉變經營管理理念,增強經營效益觀念,在關注學校的財務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的同時,更多地關注宏觀管理,關注學校的發展思路,這不僅僅是財務處的工作,更是需要學校所有教職工的共同努力。
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寧凌通過橫向縱向對比,認為學校財務運作中存在各單位的收入分配不夠合理、經費下撥過于分散等問題。他同時提出合理避稅問題應由懂財務的專業人士解決,不能推給代表;應重視財務發揮的支撐導向作用等建議。
經濟管理學院前任書記鐘磬則提出,財務報告可適當口語化,它面對的主要是老百姓,應該寫得淺顯易懂。
(黨群新聞主編:張艷梅)